其它类目暂存地

相关推荐

新旧动能转换

首页 > 其它类目暂存地 > 新旧动能转换 >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2018.02.26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委、管委抢抓山东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机遇,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工程,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速度不变、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要求,绘好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互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动,为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建设提供创新要素支撑。

二、发展目标

2017年-2019年,构建形成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规律、满足新动能集聚需要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科技创新成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建成海工装备、海洋能等10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企业技术中心,突破100项关键技术,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高成长瞪羚科技企业达到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达到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技术经纪人达到300人,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50亿元;建成20个基于互联网和开源技术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海洋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股权期权激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运营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三、重点任务

用三年时间,统筹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六项行动

(一)实施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行动

立足新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重点细分领域组建10个产业融合化、组织网络化、要素分享化的协同创新中心,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突破100项重大关键技术,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创新供给。

1.海洋新能源协同创新中心(2017.6-2018.6)。依托斋堂岛海洋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海洋试验场和海洋能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海洋能发展与测试相关技术标准,开发200千瓦级的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和500千瓦级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建成全国首个海洋能综合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海渔局

2.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7.9-2018.9)。依托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等单位,发展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发展基于MHMCN(移动人机协同网络),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的人机协同和人机交互技术。

责任单位:中德生态园、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3.互联网数字化工厂协同创新中心(2017.12-2018.12)。依托海尔工业智研院、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推动海尔COSMO的用户交互、迭代设计、智慧生产等互联网工厂系列技术应用;推进MindSphere(西门子工业云)平台应用;开发基于腕表和电子二维码的移动数字工人;建设FPA电机互联柔性生产示范线;争取国家科技创新面向2030重大项目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专项落地实施。

责任单位:中德生态园、区科技局

4.海工装备仿真协同创新中心(2018.3-2019.3)。依托山东海工装备研究院,运用AR/VR工业生产应用技术,开发沉浸式仿真、三维图景可视化、衍生式设计等关键技术,发展不同工况的3D建模、虚拟调试技术和CAE技术。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5.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2018.1-2019.1)。依托慧与、九次方、以萨大数据等项目,加强与清华大学、IBM等知名院所的交流合作,共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在综合交通、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等领域开展智慧应用建设,建成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和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智能场站和智能楼宇信息系统。

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6.工业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2018.6-2019.6)。依托海信集团、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等项目,把握最新工业技术发展动向,建立开放式大数据平台,将大数据资源导入企业内部的大运营数据库,建设以制造业企业为中心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体系,提升大数据转化能力。

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7.透明海洋协同创新中心(2018.8-2019.8)。依托青岛海洋测绘装备研究院、青岛秀山移动等单位,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开发满足本地需求的海洋环境观测、预测产品,面向岸基-海面-海底的联合试验等技术方向,实现观测平台设备仪器的产业化,搭建海洋立体监测平台、海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大数据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海渔局

8.反渗透膜材料与膜组件协同创新中心(2018.2-2019.2)。依托哈工程青岛研究院、青岛三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重点开展反渗透膜材料与膜组件、耐海水腐蚀材料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组建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海水淡化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和国际创新产业联盟。实施基于纳滤软化的集成膜法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海渔局、积米崖港区、董家口经济区

9.海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2018.2-2019.2)。依托华大基因青岛研究院、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重点在海水养殖基因组学、功能基因挖掘与应用、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创新药物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海洋医药、海洋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规模化。

责任单位:中德生态园、区科技局、区蓝色经济发展中心

10.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2018.11-2019.11)。依托哈工程青岛研究院、中科院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等项目支点作用,组建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联盟,规划建设军工产业园,重点发展军民两用的轻型发动机、无人靶机、燃气机及航空模拟器、舰载高端电子信息设备及通信、水声通信系统研发、远海装备制造与维护等 10 项关键技术。

责任单位:古镇口融合区、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二)实施创新平台培育行动

建立高端科研机构引进目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一批企业化、市场化创新平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动力。

1.加快高端科技研发项目引进。建立与中科系、央企系、国际系、企业系等高端研发机构的常态联系机制,以蓝色、高端、新兴为重点,每年落地2-3个产业结合好、业态模式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国际科技组织和国家科研机构设立的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打造产业创新发动机。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投资促进办、区国际招商局、区国内招商局、区蓝色经济发展中心

2.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和提供共享服务。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基地、专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进一批创新平台对外提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争取到2019年,新建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5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发改局  

3.优化提升高新产业园区。提升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新材料、绿色制造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规划建设石墨烯、传感器、新能源汽车3个新兴产业创新基地,集聚一批四新业态的重大项目和高端团队,加快培育四新产业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发改局

4.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依托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海洋科学中心、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共性技术中心以及舰船、航空等装备技术保障联盟等创新平台,争取民参军四证精简、四证联审等政策试点。加快军地联合研发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海洋防务与船舶海工装备、军民两用信息技术、涉军涉海新材料等新兴业态。争取到2019年,建成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以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带动四新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责任单位:古镇口融合区、区工信局、区教体局、区科技局、区旅游委、区服务业局

(三)实施科技企业壮大行动

加快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有潜力的优质创客项目,推动一批科技企业由千万级向亿元级、亿元级向十亿级跨越,形成充满活力、梯次接续的科技企业队伍。

1.培育一批优质创客项目。支持经济新业态发展,加快催生众包分享、众创定制等新型产业组织形态,重点培育变革、创新服务业态和制造方式的新业态、新模式独角兽企业。争取用三年时间,培育出30个实现融资超过2000万元、市场估值2亿元以上、具有独角兽潜质的小微创客项目。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人社局

2.壮大科技企业成长梯队。制定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容缺培育、瞪羚科技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管理办法,推动一批科技企业由千万级向亿元级、亿元级向十亿级跨越。争取到2019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500家、高成长瞪羚科技企业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30家。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3.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和核算体系,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创新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技术标准的研制、比对和互认。争取到2019年,全社会R&D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突破4%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

4.支持企业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实施互联网+”战略,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网络营销、合同能源管理、供应链协作等新经济特色产业模式。加快建设青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在新区设立结算中心、区域总部。争取到2019年,基本形成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体系,传统制造业加快向服务化方向转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深度应用。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贸办、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发改局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建成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优质技术转移机构,支持高校开展科技成果委托开发、二次开发,建立更富效率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持续动力。

1.支持高校开展科技成果二次开发。依托新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kjcx.gov.cn),加强科技成果、科技报告信息发布和需求对接。建立高校企业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支持高校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委托开发和二次开发,打通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争取到2019年,每年促成有直接效益的成果转化50件以上。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委高校工委

2.建成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在国际海洋人才港建设区域线下技术交易市场,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技术合同登记、科技成果拍卖等活动。争取到2019年,形成300人规模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50亿元。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3.培育一批优质技术转移机构。吸引投融资机构、银行、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成果权益化、资本化试点,新增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家以上,做强成果转化中间环节。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金融办

(五)实施知识产权运营提升行动

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和运营,释放知识产权市场价值,支撑四新经济健康发展。

1.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推动企业、高校院所、专利服务机构等共同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联盟,在海洋科技、军民融合领域率先开展专利技术时序、主要竞争单位、技术成长率等分析研究。争取三年内,培育形成500件以上技术创新难度高、保护范围合理稳定、交易价值高、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2.布局一批企业专利数据库。依托山东佰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单位,在高成长企业中布局一批企业专利数据库,对企业研发过程中的新增专利进行分析评判,依据评判结果及时调整研发策略、优化研发路径,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争取到2019年,建成50个企业专利数据库。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3.加强知识产权协同运用。面向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建立订单式发明、投放式创新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探索专利价值分析标准化评价工作,完善风险管理以及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开展。争取到2019年,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规模突破2亿元。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4.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依托区知识产权法庭、中德生态园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仲裁院和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审判、专家调解的联动保护机制。加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到2019年,全区PCT国际专利申请总量突破400件。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中德生态园、区法院、区司法局

(六)实施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行动

推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脚踏实地的城市观念,厚植城市创新基因。

1.建设一批高端综合众创平台。放大西海岸创新创业中心、IUIA国际创新中心辐射效应,全面推广持股孵化模式和创业导师+企业联络员辅导机制,建成一批如:LIPPO创业社区等基于互联网、开源技术的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组建5支孵化器种子基金。持续开展青蓝汇创新创业创客行动市场化运营,提高品牌影响力。争取到2019年,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20家。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2.不断深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出台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实施意见,改革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出台建立容错机制宽容创新失败的意见,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优化完善孵化载体主导的创新券分配机制,扩大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加大投放力度,降低创新成本,增强科技创新获得感。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

3.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落实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特设岗位人才引进制度等人才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试点政策,争取三年完成100企业、10 家高校院所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科技局

4.开展金融服务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打通企业股份制改造、辅导备案、上市首发、再融资的绿色通道。积极培育离岸金融市场,推广开展知识产权、股权、仓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和供应链融资业务。借鉴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做法,采取信贷+股权投资银行+子公司等多种模式,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企业增加有效金融供给。

责任单位:区金融办、区科技局

5.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落实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健全清单管理机制,进一步削减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开展多证合一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探索实施证照分离。建立综合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争取到2019年,基本形成与创新驱动战略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

责任单位:区编委办、区行政服务局、区市场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统筹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发挥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在统筹资源、工作推进方面的作用,以抓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体制机制、金融服务、军民融合等领域改革创新,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和各环节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效应,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创新驱动工程项目组成员单位

(二)建立创新驱动工程大数据监测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创新驱动工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将创新驱动工程中的各项发展指标如:科技企业成长发展指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研机构创新指标、知识产权创造、技术交易合同、初创期企业和创客活力、四新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区域协作创新情况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政府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局、区统计局

(三)提升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精准服务水平。在新旧功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规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面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加强社会监督、投诉、咨询服务的时效性,提高服务效率及质量。密切跟踪新生市场主体经营发展情况,加快跨界融合、系统整合的创业创新生态圈建设,促进新生市场主体增势不减、活跃度上升。

责任单位:创新驱动工程项目组成员单位、区行政服务局、区市场监管局

 

附件: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2017-2019

         2.创新驱动工程重大平台清单

  3.创新驱动工程重大项目清单

  4.创新驱动工程重大政策清单

 

 

 

 

 

 

 

 

 

 

 

 

 

 

 

 

 

 

 

附件1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2017-2019)

 


序号

名称

所属科技创新中心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时间

1

海洋新能源协同

创新中心

海洋能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中心(2017.6-2019.6

依托斋堂岛海洋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海洋试验场和海洋能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海洋能发展与测试相关技术标准,开发200千瓦级的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和500千瓦级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建成全国首个海洋能综合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2017.6-2018.6

2

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绿色制造科技创新中心

2017.6-2019.6

依托山东科技大学既有载体,联合西门子创新中心等单位,发展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发展基于MHMCN(移动人机协同网络),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的人机协同和人机交互技术。

2017.9-2018.9

3

互联网数字化工厂协同创新中心

依托海尔工业智研院、西门子创新中心,推动海尔COSMO的用户交互、迭代设计、智慧生产等互联网工厂系列技术应用;推进西门子MindSphere工业云平台应用;开发基于腕表和电子二维码的移动数字工人;建设FPA电机互联柔性生产示范线。

 2017.12-2018.12

4

海工装备仿真协同创新中心

船舶海工科技创新中心(2017.7-2019.7

依托山东海工装备研究院,运用AR/VR工业生产应用技术,开发沉浸式仿真、三维图景可视化、衍生式设计等关键技术,发展不同工况的3D建模、虚拟调试技术。开发世界级的计算机仿真技术——CAE技术。

2018.3-2019.3

5

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

大数据科技创新中心

2017.7-2019.7

依托慧与大数据、九次方大数据、以萨大数据等项目,加强与清华大学、IBM等知名院所的交流合作,共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在综合交通、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等领域开展智慧应用建设,建成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和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智能场站和智能楼宇信息系统。

2018.1-2019.1

6

工业大数据应用

协同创新中心

依托海信集团、西门子创新中心等项目,把握最新工业技术发展动向,建立开放式大数据平台,将大数据资源导入企业内部大运营数据库,建设以制造业企业为中心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体系,提升大数据转化能力。

2018.6-2019.6

7

透明海洋协同

创新中心

依托青岛海洋测绘装备研究院,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开发满足本地需求的海洋环境观测、预测产品,实现岸基-海面-海底的联合试验等技术方向实现观测平台设备仪器的产业化,搭建海洋立体监测平台、海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2018.8-2019.8

8

反渗透膜材料与膜组件协同创新中心

海水淡化装备科技创新

中心(2018.1-2020.1

依托哈工程青岛研究院、青岛三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实施基于纳滤软化的集成膜法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重点开展反渗透膜法膜材料与膜组件、耐海水腐蚀材料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组建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创新产业联盟。

2018.2-2019.2

9

海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海洋生物基因组科技创新中心(2018.1-2020.1

依托华大基因青岛研究院、海洋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等单位,重点在海水养殖基因组学、功能基因挖掘与应用、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创新药物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海洋医药、海洋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规模化。

2018.2-2019.2

10

军民融合协同

创新中心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2018.11-2019.11

依托哈工程青岛研究院、中科院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等项目支点作用,组建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联盟,规划建设军工产业园,重点发展军民两用的轻型发动机、无人靶机、燃气机及航空模拟器、舰载高端电子信息设备及通信、水声通信系统研发、远海装备制造与维护等 10 项高通用度共性技术。

2018.11-2019.11

 

 


 

 

 

 

 

 

 

 

附件2

创新驱动工程重大平台清单

 

序号

平台名称

报批单位

建设内容

建设意义

前期推进情况

后期推进安排

备注

1

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知识产权

示范区

国家知识产权局

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加大科技金融工作力度,推进科技载体和专利联盟建设。重点搭建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人才培训两个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知识产权运营资金,建立海洋科技专利池,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引领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制度,增强城市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和协调发展。

已于2015年获批。

深化建设,提质增效。

 

2

国家火炬船舶与海工装备

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科技部

突出古镇口军民融合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军民两用光电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三大产业领域,使新区纳入国家火炬计划实施战略重点区域。

获批后形成以国家政策促进高新产业集聚,以高新产业集聚吸引更多优惠政策倾斜的良性循环,对打造全国军民融合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已于2015年获批。

深化建设,提质增效。

 

3

青岛国家海洋新材料高新技术

产业化基地

国家科技部

以海洋高新区为空间载体,以三大海洋新材料企业集群为核心,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联合、上中下游产业配套的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和集群,搭建链网合一的多海洋产业混合型创新网络,基本建成新型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新型防护材料、海洋新型环保材料、海水综合利用新材料等四大海洋新材料产业集群。

立足新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有序推动海洋新材料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海洋新材料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与人才培育中心。

已于2014年获批。

深化建设,提质增效。

 

4



协会对公账户

单位名称: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
账 号:1602023919200059151
开 户 行:济南工商银行趵突泉支行
税 号:51370000MJD6177755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济南市华能路89号山东质监综合服务大厦2楼205室
邮政编码:250100 传 真:0531-55692988
综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训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评 审 部:0531-88023938 学术交流部:0531-88023907

手机网站

订阅号

服务号